欢迎访问新疆丝路特色餐饮研发中心官方网站!

餐饮资讯 / Star menu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餐饮管理>餐饮资讯

他就是那个“生菜造假”的始作俑者,可连谷歌都敬佩他!

2016-11-11 16:37:50    点击数:1717    来源:    作者:

生菜造假这样的新闻,

在我国以不同的形式地出现,

几年前的旧闻,前两天还能收到。

谣言层出不穷,

可为啥这生菜就做得这么像呀?

造假者先往水里放进一层

不知道是什么材质的东西,慢慢地摊平。

再往这片像纸一样的东西中间一压,

拿起来裹一下居然就成了生菜!?

无论是颜色、纹理还是质感,

看起来全部都是一模一样的啊!

可是造谣的人没有放出视频的后半段,

除了生菜造假,还有天妇罗造假呢。

先从盆里舀起浅黄色的原料,倒进清水中,

制作出天妇罗酥炸外皮的质感,

然后在中间放上虾的模型,

小心翼翼地将虾卷起来,

用天妇罗外皮包住虾。

再轻轻地掐掉尾部多余的材料,

最后放进冷水里固定一下就可以了。

其实这组动态图来自一段名叫

“Fresh Lettuce Japan Style”的日语视频。

别以为这是一项新兴高科技,

这门“造假”手艺已存在了快100年了。

流丸止于瓯臾 ,流言止于智者。

这个流言的始作俑者来自百年前,

他的名字叫做岩崎泷三,

他所做的作品大家称为Sampuru。

他就是那个“生菜造假”的始作俑者,可连谷歌都敬佩他!

2016年是岩崎泷三的诞辰121周年,

谷歌为了纪念这个鬼才艺术家,

把首页涂鸦都换成了他的艺术作品。

1900年的日本进入战后时代,

人们的生活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岩崎泷三便是在这个时期

出生在有“小京都”之称的八幡城 ,

父亲是当地有名的木雕技师,

排行老二的泷三也遗传了父亲的技艺。

可在泷三3岁的那一年,

发生了一件事让泷三,

从一个活泼的孩子变得沉默寡言。

年幼的他玩耍的时候,

不小心掉炕炉里,火烧掉他的半张脸,

从此以后的他便不爱与人交流,

只沉浸在书法、绘画和木艺中。

吕岩说,

“ 不识坎离颠倒, 谁能辨,金木沉浮。 

也是经历了这场大火后的泷三,

养成了性格中倔强与专注。

27岁的泷三就像他的父亲一样,

成为了一名手艺极佳的木工。

可有一天经过餐厅门口的时候,

发现那些摆放的食物很快就腐烂了。

在那个日本经济刚起飞的时候,  

人们对食物依然是十分珍惜的。  

看到那些快要腐烂的食物,

泷三想起小时候参拜神社所见的烛火:

熔化以后滴落,漂浮在拖座上的水面,

美得像冬天里绽放的白色梅花。

于是,一个念头在他的脑里产生了:

我何不用蜡制作仿真食品模型呢?

其实用蜡制作模型在日本早已出现,

只是还没有人应用在食物上而已。

他先是一次一次地试验,

失败以后又重新塑型,

不断地伸进蜡里反复制作,

岁月在他的手上留下了纵横交错的痕迹。

【图为手部模型】

终于,1932年6月1日,

世界上第一个仿真食物作品

——蛋包饭出现了。

据说当时卧病在床的妻子,

眯眼模糊的她看到那个蛋包饭,

以为是泷三为她所做的午餐,

筷子放下去才意识是自己丈夫的作品。

由于这种方式节省成本又美观,

八幡城里的餐厅都纷纷定制他的作品。

同年,泷三成立了公司,

把这项技术推广到日本全岛甚至海外。

仿真食物更是拯救了不会日语的外国游客,

人们只需要指指手就知道要点什么菜。

随着时间的推移,

蜡制作的仿真食品的缺点也日益凸显,

例如遇热会熔化、塑型不完整...

慢慢就变成现在随处可见的树脂材料。

而这种蜡制的手艺依然被保持下来,

岩崎泷三出生的小村子,

甚至形成了仿真食物完善的产业链。

从厂房到学校、博物馆一应俱全,

每年都有大批的吃货前来朝拜,

还有各种的演示实验班,

让游客们亲手制作自己的仿真食物。

收获的背后都带着看不见的付出,

而 生活从不会辜负那些真心付出的人。

联系人:曾主任 18999890807 电话:0991-2201257

中心地址:乌鲁木齐新华南路288号(原商业厅院内培训楼)

COPYRIGHT © 2016-2020 新疆丝路美食特色餐饮研发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

新ICP备20000765号-1 技术支持:新疆再腾网络 网站访问量: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588号